专题

专题

精准着力亮特色 纵横发力出实效

发布日期:2023-07-24

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校各学院推动以点带面、纵贯连接的执行路径,结合自身特色,找准发力点,丰富活动载体,灵活方式方法,拓宽教育场域,亮出实招、干出实效,着力打好“组合拳”,为主题教育加钢淬火,合力掀起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热潮。

一、举旗帜,以理论学习为切入点,占领思想阵地“制高点”

各学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以文化人,着力提高我校师生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站位。文学院开展了“研学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寻找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读书分享等主题党日活动;历史文化学院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组织师生参加2023“哈尔滨故事”城市历史讲解大赛,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宣传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两个“三进”深化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向大学生延伸,大力推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全覆盖;法学院组织开展“述、评、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讨会,致力打造集“研究生党员主讲、专业教师点评、本科生党员观摩”三位一体的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新模式;教育科学学院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理清教育发展的政策内涵和实践路径,为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化学化工学院开展主题教育微党课视频拍摄活动,学院党支部书记深入参与视频拍摄创作,使主题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吸引广大青年师生主动参与其中,让主题教育在学校“热”起来。

二、育新人,实干作为为落脚点,奠定立德树人“主基调”

强化实干担当,以学习指导实践、以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能力,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数学科学学院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常态化需求,把“考研率提升制约因素的调研与分析”作为调研课题,从积极抓考研入手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以访企拓岗调研与专业认证调研为契机,严格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凝练科创教育、第二课堂等方面创新举措与特色成果,形成人才培养典型案例;教师教育学院以实习实践、招生就业、科研竞赛为着力点,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求新、求变,学院师生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研究生学院坚持把主题教育与研究生培养相融合,持续优化人才培养细节,深入调研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积极推进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修订工作,为我校教育优化发展铺路奠础,让主题教育在学校“实”起来。

三、聚民心,谋实出真出发点,汇聚为民服务“强动力”

各学院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深入师生愁盼,创新教育理念,选准调研课题,赋能教育强校。西语学院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着力在主题教育中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党建案例被评为全省高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秀创新案例;体育科学学院针对专业特点制定调研方案,组织开展特色支部党建活动,并创新场馆管理模式,解决场馆用工难题;继续教育学院通过智慧教室及会议室建设改造,持续完善在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据的深度融合、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积累和远程教学、直播教学等管理,向“互联网+继续教育”方向迈进;附属中学积极开展专项实践活动--2023年东北三省联合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会,全面研讨备考策略,共同助力龙江学子成长成才;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召开会议研讨、开展调查研究、成立攻坚克难项目专班、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强化考核评价等系列措施,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问题检验主题教育成效,让主题教育在学校“动”起来。

四、兴文化,以创新发展融合点奏响文化交融“交响曲”

各学院坚持站位国家战略需要,立足龙江发展需求,攻坚破难提升办学质量,实事求是推动教学发展。东语学院成功举办我校“第三届日语课堂教学开放日”等课程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日语相关学术论坛和比赛,并在主题教育期间开展访企拓岗,为学生学业和事业谋融合创新之路;斯拉夫语学院举行读书班专项实践活动,并启动“教育向北开放”大学生语言服务团;国际教育学院坚定文化自信,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开展“传承龙江精神”系列活动,打造留学生“感知中国”品牌活动,着力推动大漆飘扇、艺术剪纸、冰雪拓、上京窑等传统工艺作品焕发生机;国际美术学院制定落实现代复合型艺术人才培育方案,举办第三期“中俄大师培训班”,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促进中西艺术文化交流,提高国际化人才培育质量,让主题教育在学校“活”起来。

五、展形象,以服务地方为突破点当好振兴龙江答卷人

坚持主动服务、精准服务,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在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经济与管理学院组建乡村调查与创新创业实践团赴福州市闽清县,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并以自身专业知识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为助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师大力量;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兴调查研究确保学院攻坚克难项目顺利推行,联合其他院校共建共享优质党课,成立巾帼科技服务队为阿城区天问山提供科技特派员指导其农业生产;地理科学学院在主题教育期间,成立六支党员突击队,其中“土壤有机碳及组分与土壤生态突击队”、“第四纪地质与环境演化突击队”两支队伍已赴野外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乡村经济振兴理论宣讲成果逐步体现;音乐学院携手哈尔滨大剧院,为市民献上多场音乐会,用音乐演绎红色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专业业务能力的同时,也为龙江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美术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同步,带领师生赴红色教育基地,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在艺术实践考察路上,并用写生售画所得资金,为当地低保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传媒学院以创意设计产业学院为依托,发挥国家级艺术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促进毕业生留省就业,赋能地方产业发展,让主题教育在学校“亮”起来。

我校各学院积极作为,守正创新,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