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
序号 | 获奖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类型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1 |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 | 郝文斌 | 著作 | 2024 | 一等奖 |
2 | 构建意识形态领域制度体系 | 孙立军 | 论文 | 2024 | 二等奖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
序号 | 获奖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类型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1 | 罗马近卫军史纲 | 张晓校 | 专著 | 2020年 | 一等奖 |
2 | 中国学生与俄罗斯人俄语语言意识对比及模式化研究 | 赵秋野等 | 研究报告类 | 2020年 | 一等奖 |
3 | 从世界历史到命运共同体再到共产主义——交往关系视角的旨趣和逻辑转换 | 段虹 | 论文 | 2020年 | 一等奖 |
4 | 东北官话中申明话语非现实性、非行事性的“说的话儿” | 梁晓玲等 | 论文 | 2020年 | 一等奖 |
5 | 论习近平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孙立军 | 论文 | 2020年 | 一等奖 |
6 | 论幸福与信仰 | 王婷等 | 论文 | 2020年 | 一等奖 |
7 | 形式主义诗学视野下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创作研究 | 赵晓彬等 | 研究报告类 | 2020年 | 二等奖 |
8 |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 董颖等 | 论文类 | 2020年 | 二等奖 |
9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生态优化论析 | 胡菊华 | 论文类 | 2020年 | 二等奖 |
10 | 熊十力“性智”统领“量智”下的新儒家知识论 | 刘爱军 | 论文类 | 2020年 | 二等奖 |
11 |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黑龙江省禁烟考略 | 刘丽丽等 | 论文类 | 2020年 | 二等奖 |
12 | 论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淡水渔业的控制与掠夺 | 孙瑜 | 论文类 | 2020年 | 二等奖 |
13 |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人文主义因子 | 杨燕 | 论文类 | 2020年 | 二等奖 |
14 | 现代汉语否定祈使问题研究 | 李广瑜 | 专著 | 2020年 | 三等奖 |
15 | 胡适文化观研究 | 马艳玲 | 专著 | 2020年 | 三等奖 |
16 | 金代从地域到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 王耘 | 专著 | 2020年 | 三等奖 |
17 | 捐赠基金资产管理——牛津和剑桥的投资之道 | 佟婧等 | 编译著类 | 2020年 | 三等奖 |
18 | 基于词汇函数理论的俄汉动词语义世界图景对比研究 | 徐涛等 | 研究报告类 | 2020年 | 三等奖 |
19 | 俄汉语移动动词的词汇化及其语义认知对比研究 | 徐英平等 | 研究报告类 | 2020年 | 三等奖 |
20 | 优质课的特征及其推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 赵冬臣等 | 研究报告类 | 2020年 | 三等奖 |
21 | 由转喻而来的即时性主观评议构式“看把PA/V的” | 陈颖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22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O2O”微信服务模式研究 | 邸春姝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23 |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叙事策略及生命书写 | 高建华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24 | 俄罗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述评 | 李雅君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25 | 自我关注与社交焦虑: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 | 陆桂芝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26 | 诗学典范的选择与宋调的发轫——论天圣至嘉祐的诗学沿革 | 马骥葵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27 | 基于“情景——应对”的突发网络舆论事件演化博弈分析 | 祁凯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28 | 东周齐系金文所见古史传说辑考 | 孙刚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29 | 微信拉票现象的反思:人情绑架、诚信危机与网络社会责任伦理 | 田志鹏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0 | 黑龙江抗战遗址遗迹研究概论 | 王冰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1 | “河出昆仑”:三千年的观念误读 | 王洪军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2 | 农村居民的阅读困境之实证探析 | 吴德志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3 | 基于虚拟社区感知与社区参与动机影响的社会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 | 徐光等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4 | 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 | 于海礁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5 | 基于动态数据整合的学者影响力h指数趋势监测与分析 | 张琳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6 | 论克罗齐历史书写中的“当代性” | 张作成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7 | 脱亚的东洋:两种“抹杀”的殊途同归 | 赵薇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8 |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与高校体育资源配置联动机制研究 | 朱立新 | 论文 | 2020年 | 三等奖 |
39 | 《玉台新咏》成书研究 | 黄威 | 专著 | 2020年 | 佳作奖 |
40 | 黑龙江版画发展简史 | 沙永汇 | 专著 | 2020年 | 佳作奖 |
41 | 超越“传统/现代”认知框架的话语实践——赛珍珠的“乡土中国”书写再解读 | 张莹 | 专著 | 2020年 | 佳作奖 |
42 | 两汉祭祀文化与两汉文学 | 张影 | 专著 | 2020年 | 佳作奖 |
43 | 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现状研究 | 孟宪德等 | 研究报告类 | 2020年 | 佳作奖 |
44 | 当代中国水彩画发展瓶颈刍议 | 陈洋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45 | 生态治理区域合作策略 | 冯丹娃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46 | 秦世忠即《续红楼梦》作者秦子忱考 | 李永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47 | 关于极度评价构式“最美+X”的考察与解析 | 刘丹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48 |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瓶颈与破解路径研究 | 刘丽丹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49 | “师造化”证义及其相关问题 | 刘钻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0 |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信息生态环境分析 | 吕莉媛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1 | 高句丽体育文化研究 | 隋东旭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2 | 提升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力研究 | 孙树勇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3 | 赫拉普钦科马克思主义历史诗学研究文献述评 | 孙伟达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4 | 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 万立军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5 | 守望秩序的革命者——斯特拉文斯基对自由与秩序概念对立性的解决 | 王宏宇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6 | 《安德森维尔》的历史书写与人文关怀 | 王晓丹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7 | “一带一路”背景下俄语MTI口译人才培养模块化研究 | 吴哲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8 |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 张宝生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59 | 从历史传承看渤海人信奉萨满教 | 张黎黎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60 | 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社会期望的中介作用 | 周正等 | 论文 | 2020年 | 佳作奖 |
61 | 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的审美研究 | 何颖 | 著作 | 2022年 | 一等奖 |
62 | 发现另一个“乡土中国”——勾连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一种考察 | 徐志伟 | 著作 | 2022年 | 一等奖 |
63 | 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酿酒工业的掠夺 | 孙瑜 | 论文 | 2022年 | 一等奖 |
64 | 汉末魏晋疾疫发生与文学思想转型 | 王洪军 | 论文 | 2022年 | 一等奖 |
65 |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策略探究 | 王晓敏等 | 论文 | 2022年 | 一等奖 |
66 | 教育效能的本质、特征与改进方法论 | 温恒福等 | 论文 | 2022年 | 一等奖 |
67 | 融合式教育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新趋势 | 喻聪舟等 | 论文 | 2022年 | 一等奖 |
68 | 西方文学中面具理论的产生及发展管窥 | 赵晓彬 | 论文 | 2022年 | 一等奖 |
69 | 俄国朝鲜移民政策研究(1860—1917) | 南慧英 | 著作 | 2022年 | 二等奖 |
70 | 博物志 | 郑晓峰 | 著作 | 2022年 | 二等奖 |
71 | 俄罗斯当代技术哲学转向问题研究 | 白夜昕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二等奖 |
72 | 东北古代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 隋东旭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二等奖 |
73 | 习近平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 | 孙立军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二等奖 |
74 | 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研究报告 | 周正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二等奖 |
75 | 两周铭文与中国古代文体发源 | 连秀丽 | 论文 | 2022年 | 二等奖 |
76 | 研究生学术激情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 林琳等 | 论文 | 2022年 | 二等奖 |
77 | 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陆桂芝等 | 论文 | 2022年 | 二等奖 |
78 | 智慧社会驱动的图书馆信息生态框架体系重构 | 吕莉媛 | 论文 | 2022年 | 二等奖 |
79 | 重启与复兴——俄罗斯电影的探索之路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 席琰妍 | 论文 | 2022年 | 二等奖 |
80 | 微信与历史学 | 张晓校 | 论文 | 2022年 | 二等奖 |
81 | 教学价值取向的表征、差距与归因——对北方两省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分析 | 赵冬臣 | 论文 | 2022年 | 二等奖 |
82 | 从“理想”到“现实”: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的演变(1931—1941) | 段永富 | 专著 | 2022年 | 三等奖 |
83 | 黑龙江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 冯拓菲 | 专著 | 2022年 | 三等奖 |
84 | 建设性后现代的大学教学观 | 刘璐 | 专著 | 2022年 | 三等奖 |
85 | 清末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发展研究 | 陈云奔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三等奖 |
86 |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研究 | 刘岩芳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三等奖 |
87 | 俄汉语言文化场对比研究 | 张志军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三等奖 |
88 | 个人信息权利的法律性质 | 白云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89 | 从“刷”新义产生的路径和机制看新词语产生的认知理据 | 陈颖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0 | 在自然中培育生存能力:日本野外文化教育述评 | 崔英锦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1 | “鼓”与“鼓圈”在音乐治疗中的实践差异与具体应用 | 杜青青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2 |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研究的实践逻辑与现实向度 | 胡菊华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3 | 双视点互动标题句的语用功能及话语整合策略 | 李洋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4 |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员信息技术素养研究 | 李智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5 | 我国70年来教学理论中的美学向度研究 | 刘锦诺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6 | 20世纪30年代初国内外舆论界对马占山抗战的形象塑造及影响 | 刘丽丽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7 | 黑龙江油画发展道路的筑基与探寻 | 平平凡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8 | 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多情景演化博弈分析 | 祁凯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99 | 《普通高 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版与2015版比较分析 | 任晓辉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0 | 教育·共情·传承 | 宋珮暄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1 | 我国冰雪运动场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孙长明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2 | 课程改革的政治学:启蒙、政治与权力博弈 | 王守纪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3 | 《安德森维尔》中“非常”事件的历史书写与隐性政治 | 王晓丹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4 | 杜拉斯与阿特伍德之比较研究 | 肖凌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5 | 组织即兴诱发机制:基于舞台创意过程的研究 | 徐光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6 |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中国意象 | 徐畔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7 | 论张权对中国声乐学派的思考与实践 | 张浩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8 | 基于联想实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接受研究 | 赵秋野等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09 | 学科大概念:化学教学的新原点 | 吴克勇 | 论文 | 2022年 | 三等奖 |
110 | 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 | 董秀丽 | 专著 | 2022年 | 佳作奖 |
111 | 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 姜丽丽 | 专著 | 2022年 | 佳作奖 |
112 | 味:一个诗学语词的理论批评 | 金耀民 | 专著 | 2022年 | 佳作奖 |
113 | 《太平经》与东汉确译佛经复音词比较研究 | 李振东 | 专著 | 2022年 | 佳作奖 |
114 | 西田几多郎的国家观研究 | 吴玲 | 专著 | 2022年 | 佳作奖 |
115 | 中国电视剧批评研究 | 姚远铭 | 专著 | 2022年 | 佳作奖 |
116 | “战争与和平”视阈下的美国对德战争索赔政策 | 苑爽 | 专著 | 2022年 | 佳作奖 |
117 | 黑龙江文化与冰雪景观设计形态研究 | 姜长军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佳作奖 |
118 | 中国当代新文人画发展现状研究 | 刘钻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佳作奖 |
119 | 罗马军队与罗马化关系研究 | 王鹤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佳作奖 |
120 | 风险情境下信任的作用与修复 | 王磊等 | 研究报告 | 2022年 | 佳作奖 |
121 | 书名号起源考 | 黄威等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22 | “在金融的上海呻吟” | 蒋晓璐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23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师院校学生评教制度优化研究 | 李慧等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24 | 税收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适应性探究 | 李桃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25 | 埃及古王国时期土地管理体系研究 | 梁姗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26 | 乐与政通:音乐与周代政治的治乱兴衰 | 刘佳媛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27 | 媒介融合下少儿电视频道的发展 | 刘丽丹等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28 | 当代音乐语言探索的“攀登者” | 石丹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29 | 近代日本对中国东北畜产资源的掠夺 | 王冰等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30 | 反观自造,独诣超域 | 王士军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31 | 俄汉语空间词汇体范畴语法化论略 | 徐英平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32 |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虚拟社群负面情绪传染规律及治理研究 | 张宝生等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33 | 高校三大职能协同关系探析 | 张晓娜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134 | 社会变迁中的育儿模式变化与“母职”重构 | 郑杨 | 论文 | 2022年 | 佳作奖 |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
1 | 微信与历史学 | 张晓校 | 论文 | 2021年 | 特等奖 |
2 | 怎样办好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思政” | 窦岚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3 | 我国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优秀女运动员赴加拿大训练成效 | 高俊、付春艳、邓雪峰、李雨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4 | 英语写作策略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 顾世民、李莉萍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5 | 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 | 韩业江、董颖、方敏、王思萌、胡春丹、李瑞波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6 | 文化认同视角下跨文化教学路径探究 | 李雅波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7 | 两周铭文与中国古代文体发源 | 连秀丽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8 | 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观 | 刘璐、辛宝忠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9 | 网络舆论引导协同效应运行机理研究——基于媒体融合的视角 | 刘岩芳、陈好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0 | 珍妮特·温特森及其小说中的家庭伦理选择 | 苗学华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1 | 政府参与下旅游公共危机演化的三方博弈分析 | 祁凯、杨志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2 |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三重结构”及课堂实施建议 | 曲茜茜、解月光、王海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3 | 现代性视域下日常生活与个体需要的选择 | 王海萍、李晓晴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4 | 军队与罗马帝国边疆经济开发 | 王鹤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5 | 论拉斯普京小说中的“老妇”形象 | 王丽欣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6 | 杜拉斯与阿特伍德之比较研究——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 肖凌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7 | 融合式教育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新趋势 | 喻聪舟、温恒福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8 | 基于动态数据整合的学者影响力h指数趋势监测与分析 | 张琳、董颖、毕德强、屠宏庆、刘慧南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19 | 抖音:日常生活的迷幻化 | 赵乔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20 | 社会变迁中的育儿模式变化与“母职”重构——对微信育儿群的观察 | 郑杨 | 论文 | 2021年 | 一等奖 |
21 | 论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解决对策 | 汤海清、赵春燕 | 研究报告 | 2021年 | 一等奖 |
22 | 俄国朝鲜移民政策研究 | 南慧英 | 著作 | 2021年 | 一等奖 |
23 | 陆游文研究 | 倪海权 | 著作 | 2021年 | 一等奖 |
24 |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员信息技术素养研究 | 李智、李德凤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25 | 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插图功能对比研究 | 廖志刚、袁鑫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26 | 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测度及交互响应——以中国27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 陈晓红、周宏浩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27 | 大学生错失恐惧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学习方式的中介作用 | 韩玲玲、刘爱书、肖曼曼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28 |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当代契合 | 胡菊华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29 | “在金融的上海呻吟”——论《子夜》中的金融与现代性 | 蒋晓璐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0 |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竞争情报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 李宝虹、杨雨艨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的模型解读与实践探索 | 李晓杰、李庆霞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2 | 以情感渐生信仰——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对教育仪式的审思 | 刘锦诺、杨丽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3 |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瓶颈与破解路径研究 | 刘丽丹、刘俊强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4 | 黑龙江赫哲族语言濒危现状评估及其教育对策 | 刘梅梅、刘东华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5 | 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陆桂芝、金童林、葛俭、任秀华、张璐、张亚利、姜永志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6 | 人际互动中亲属称谓的视角转换与错位表达 | 吕长凤、陈一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7 | 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 宋岩峰、贺楠、高晓君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8 | 我国冰雪运动场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孙长明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39 | 反观自造,独诣超域——高卉民的绘画美学探求 | 王士军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40 | 三语心理词汇模式与英语词汇习得_以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学生为例 | 王煜 赵秋野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41 | 金代的宗教政策与政治文化认同 | 王耘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42 | 《社会主义“有点潮”》:电视理论节目的创新 | 肖潇、阎菲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43 | 寻找乐园——浅谈艺术创作中的自然主义情怀 | 臧美莹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44 | 基于危机过程管理视角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评价研究 | 张宝生、祁晓婷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45 | 图式理论视阈下语言离散机制分析 | 张春玲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46 | 基于联想实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接受研究 | 赵秋野、王金凤 | 论文 | 2021年 | 二等奖 |
47 | 当代俄罗斯师范教育发展研究 | 郭四栋 | 著作 | 2021年 | 二等奖 |
48 | 当代汉语新兴构式动态语法研究 | 刘丹 | 著作 | 2021年 | 二等奖 |
49 | 捐赠基金资产管理牛津和剑桥的投资之道 | 佟婧 | 著作 | 2021年 | 二等奖 |
50 | Межкультурныйдиалог–исследованиегармоничногообществаскитайскойспецификой | 王凤英 | 著作 | 2021年 | 二等奖 |
51 | 基于课例的校本研修效果评估 | 王威 | 著作 | 2021年 | 二等奖 |
52 | 中国小学数学优质课特征的实证研究 | 赵冬臣 | 著作 | 2021年 | 二等奖 |
黑龙江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 | |||||
1 | 文学是什么 | 于茀 | 专著 | 2020 | 一等奖 |
2 | 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 | 于晔 | 专著 | 2020 | 一等奖 |
3 | 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邸春姝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4 | 科研用户学术社交网络认知与使用动机比较研究 | 毕德强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5 |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信息生态环境分析 | 吕莉媛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6 | 魏晋之际文人生活与文学观念 | 阎菲 | 专著 | 2020 | 一等奖 |
7 | 李叔同、曾志忞乐歌思想之异同——从《申报》刊发《论学校音乐之关系》说起 | 陈艳秋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8 | 中国当代喜剧研究——以“开心麻花”与“陈佩斯喜剧”为例 | 于浩洋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9 | 提高企业网络形象设计 | 宋岩峰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0 | 图式与风格:19世纪日本水墨画 | 葛易航 | 专著 | 2020 | 一等奖 |
11 | 浅谈魏晋书法的审美倾向 | 郄家伟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2 | 沉郁的激情——孙云台及其风景油画 | 尹茜锐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3 | 写意花鸟画的技与道 | 姚瑞江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4 | 从写生到创作——中国山水画发展刍议 | 李岗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5 | 近代辽宁专业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奉天美专 | 赵梓铭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6 | 大庆版画的形成与演变 | 王士军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7 | 满族民居的空间构造特点研究 | 杨丽娜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8 | 契丹族服饰浅析 | 李亚洁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19 | 《电商摄影实战-从入门到精通》 | 于亮 | 教材 | 2020 | 一等奖 |
20 | 重启与复兴:俄罗斯电影的探索之路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 席琰妍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21 | 土为今用:传统年画形式元素对新中国油画(1949-1966年)的影响 | 张宾雁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22 | 色彩的升华凝练:霍夫曼晚年艺术风格嬗变分析 | 臧美莹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23 | 20世纪早期哈尔滨俄侨小提琴艺术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 何艺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24 | 少数民族传统民间音乐现代传承途径的探寻与拓展 | 王欣昕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25 | 钢琴演奏技巧与教学研究 | 石丹 | 专著 | 2020 | 一等奖 |
26 | 家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 刘佳媛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27 | 光影盛宴——试论王家卫的审美风格与电影语言 | 宋珮暄 | 论文 | 2020 | 一等奖 |
28 |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论:概念、方法及反思 | 张宏 | 专著 | 2020 | 二等奖 |
29 | 《意象写生教学研究》 | 洪峰 | 专著 | 2020 | 二等奖 |
30 | 东北解放区舞台演出史研究(1945-1949年) | 郭蕾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31 | 我国公共图书馆职能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 刘岩芳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32 | 书法教育系列丛书 | 李文宝 | 教材 | 2020 | 二等奖 |
33 | 图形创意设计艺术理论及实践 | 许放 | 专著 | 2020 | 二等奖 |
34 | 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 | 刘永武 | 教材 | 2020 | 二等奖 |
35 | 《当前电影中现实主义美学的二律背反》 | 赵乔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36 | 《日韩同名电影<小森林>创作比较研究》 | 罗曼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37 | 实验动画与商业动画对比研究的创新价值 | 史鑫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38 | 地方性知识与黑龙江学院派中国画的生成 | 郝树国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39 | 优秀科研成果 | 辛旭龙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40 | 水彩画价值实现的阶段性及相关体悟 | 滕宏伟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41 | 具象雕塑的新思考 | 张鑫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42 | 静雅至美恬淡至远——品读卢禹舜《精神家园》系列山水作品 | 李卓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43 | 版式设计 | 王爽 | 教材 | 2020 | 二等奖 |
44 | 基于“时空坐标”的跨领域文创产品开发模型——以黑龙江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为例 | 黄文卿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45 | 传统手工艺题材纪录片的发展问题探析 | 宇恒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46 | 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分析与发展前景 | 于莉佳 | 专著 | 2020 | 二等奖 |
47 | 从器具到文创—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黄茜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48 | 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 | 孙思冰 | 专著 | 2020 | 二等奖 |
49 | 中国民族乐器与现代电子音乐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轮回》为例 | 董宸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50 | 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实践探析 | 石金兰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51 | 音乐欣赏的“欣”与“赏”——基于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中音乐欣赏主体的角色解析 | 刘路希 | 论文 | 2020 | 二等奖 |
52 | 从历史传承看渤海人信奉萨满教 | 张黎黎 | 论文 | 2020 | 三等奖 |
53 | “格莱美”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 | 吕小诗 | 论文 | 2020 | 三等奖 |
54 | 多元文化视角下意大利喜歌剧的中国本土化演变探究——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 | 于希水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55 | 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现状研究 | 孟宪德 | 专著 | 2021 | 一等奖 |
56 | 当代语境下的写实坚守 | 黄茜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57 | 《传统的激活——潘絜兹及其工笔重彩画》 | 吴钇辰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58 | 赫哲族传统纹样在黑龙江旅游产品设计中的研究 | 孙铭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59 | 高校动画教学中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 宋岩峰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0 | 赫哲族传统文化元素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杨丽娜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1 | 媒介考古学视阈下的电影研究 | 赵乔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2 | 雕塑创作与训练 | 张鑫 | 教材 | 2021 | 一等奖 |
63 | 透视与空间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 乔松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4 | 壮丽辽阔典雅情调——李亿平的版画 | 何颖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5 | “润物细无声”:《烈火英雄》叙事的主旋律拓新 | 安立国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6 |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之道 | 宫兆敏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7 | 装饰雕塑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 于猛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8 | 《语言与观念的切换——我在水彩创作中的思考》 | 赵龙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69 | 教育·共情·传承——从《同一课堂》看文化教育类真人秀的对话场域构建 | 宋珮暄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0 |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策略探究——以“互联网+”为视角 | 王晓敏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1 | 关广志的水彩画对“东方色彩”概念的重释 | 方亮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2 | 色彩在室内设计手绘方案中的创新应用 | 赵国威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3 | 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 孙思冰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4 | 多元交融激情碰撞——“第34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开幕式音乐会引发的思考 | 徐国奇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5 | 当代音乐语言探索的“攀登者”——从张朝《自然一号》对音色音响的建构谈起 | 石丹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6 | 于洋扬琴五重奏《云中虹》与《西行》之艺术特色解析 | 庞卓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7 | 域性、族性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读施咏《中国风流行歌曲鉴赏指南》 | 刘嘉宁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8 |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唐代琴诗音乐描写分析 | 张驰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79 | 谈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 | 罗琪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80 | 兴体验倡融合循特殊重结构——评《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三版)》 | 刘路希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81 | 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 | 许宏艳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82 | 中国当代玄幻电影的神话“重塑”及文化话语探析 | 肖成笑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83 | 黑龙江省文化艺术产业化运作路径研究 | 李亚洁 | 论文 | 2021 | 一等奖 |
84 | 《安德森维尔》的历史书写与人文关怀 | 王晓丹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85 | 素描人物画中的视觉田野 | 许放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86 |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 王闯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87 | 黑龙江艺术与旅游产业融合效应研究 | 臧美莹 | 专著 | 2021 | 二等奖 |
88 | 图书馆信息生态的嬗变轨迹及规律研究 | 吕莉媛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89 | 莹莹白雪入画来——探求水彩风景的地域之美 | 葛易航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90 | “互联网+”城市公共空间创新与重构策略研究 | 石英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91 | 心间万物最清幽——王龙的水墨意境 | 刘真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92 | 城市雕塑的功能性研究 | 刘国明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93 | 视像弥散与视界融合——新媒体传播中的艺术图像呈现 | 付宁华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94 | 互联网时代典型性大众文化机制探讨----以网络热点“抖音”为中心 | 阎菲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95 | 跨文化视域下黑龙江少数民族电影初探 | 陈蕾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96 | 从漆性本源谈现代漆画的绘画性 | 李雪镜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97 | 俄罗斯音乐教师培养研究 | 孙晓婕 | 专著 | 2021 | 二等奖 |
98 | 张季让二胡艺术研究 | 杨亮 | 专著 | 2021 | 二等奖 |
99 | 马勒晚期交响曲中主题动机的对位化处理 | 郑轶超 | 论文 | 2021 | 二等奖 |
100 | 摄影艺术创作教学之述要 | 李泓绪 | 论文 | 2021 | 三等奖 |
101 | 声乐教育沿革及其教学视角研究 | 宁丽丽 | 专著 | 2021 | 三等奖 |
102 | “众创时代”背景下高校动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 宋航 | 论文 | 2021 | 三等奖 |
103 | 媒介融合下少儿电视频道的发展 | 刘丽丹 | 论文 | 2021 | 三等奖 |
104 | 《东方主义:美国新移民的跨文化叙事》 | 马阿婷 | 论文 | 2021 | 三等奖 |
105 | 主旋律电影以国家形象传播价值观策略 | 马鸣 | 论文 | 2021 | 三等奖 |
106 | 贡布里希“概念图像”的学理剖析 | 黄世晴 | 论文 | 2021 | 三等奖 |
107 | 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 孙文怡 | 专著 | 2021 | 三等奖 |
108 | 水彩入门综合技法与实践 | 苏丹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09 | 新时代影视文化意识形态问题厘析 | 戴旭楠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0 | 欧洲启蒙思潮影响下的意大利喜歌剧——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 | 于希水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1 | 《黑龙江省艺术衍生品研发路径及对策研究》 | 徐小晴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2 |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美育教育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 吕利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3 | 《心灵奇旅》:皮克斯理念的精准表达 | 孙旸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4 | 媒介融合与后现代主义语境影响下的影视与新媒体艺术 | 朱砚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5 | 数字图书馆动态组合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 董颖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6 | 政务新媒体语言多维建构功能研究 | 景岩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7 | 国潮盛世.国韵潇湘——2020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国风情境营构 | 肖潇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8 | 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的主体性研究 | 赵乔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19 | 浑厚与空灵——毛娜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与现实主义审美情境探析 | 何颖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0 | 《潜行·北游--我的雕塑创作历程与省思》 | 洪峰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1 |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企业网络形象的变革 | 宋岩峰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2 | 触动心灵的塑造——毛娜的绘画艺术 | 高杰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3 | 《方笔蹊径山水新风》-陈迪和绘画赏析 | 王泽行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4 | 艺术设计概论 | 石英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5 |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功能提升路径 | 刘春玲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6 | 寻求自我-赵岳水墨画的当代性探索 | 刘大智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7 | 《公共艺术与雕塑》 | 于猛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28 | 神奇的中文版Photoshop2021入门书 | 张松波 | 著作 | 2022 | 一等奖 |
129 | 兰西剪纸的艺术特征 | 王志善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0 | SketchUP草图绘制从新手到高手 | 张艺霏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1 | 辽代椅子上十字形骑马榫的特征演变研究 | 曾分良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2 | 礼教之治:先秦美术的写实特征 | 胡宏鑫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3 | 国产喜剧电影的草根立场论 | 赵磊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4 | 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服饰的形象设计 | 李亚洁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5 | 艺术设计与色彩美学 | 吴赛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6 | 电视剧《扫黑风暴》的叙事策略探析 | 徐烨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7 | 基于《发掘》的当代传记电影范式考察 | 吕小诗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8 | 《油画艺术创作的时代性》 | 池颖红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39 | 物与心造——源自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观 | 刘钻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0 | 餐饮空间设计 | 张丽丽 | 著作 | 2022 | 一等奖 |
141 |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音乐教育的探究 | 崔佳月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2 | 从传统走向现代——琵琶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 孟璐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3 | “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地区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特点探析 | 石丹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4 | 扬琴的现代转型——新音乐语境中的扬琴及扬琴音乐 | 庞卓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5 | 关于鄂伦春族说唱中“唱”的研究——游走在“摩苏昆”中的旋律 | 董宸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6 | 俄罗斯声乐艺术民族性的审美研究 | 张北北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7 | 巴赫《前奏曲与赋格》巴扬改编版分析 | 徐国奇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8 |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俄罗斯音乐元素 | 王阔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49 | 歌剧中的音乐特色分析及审美教育 | 郑轶超 | 论文 | 2022 | 一等奖 |
150 | 摄影艺术 | 胡晶 | 著作 | 2022 | 二等奖 |
151 | 中国近代文学的文体变革 | 王士军 | 论文 | 2022 | 二等奖 |
152 | 《氤氲世界暗香乐园-浅评赵云龙水彩画》 | 杨放 | 论文 | 2022 | 二等奖 |
153 | Photoshop2020从新手到高手 | 许放 | 著作 | 2022 | 二等奖 |
154 | 黑龙江民间美术在旅游文创设计中的应用 | 刘真 | 论文 | 2022 | 二等奖 |
155 | 太行浩气—评李明的山水画 | 李颖 | 论文 | 2022 | 二等奖 |
156 | 对中国书法史分期问题的思考 | 何欢 | 论文 | 2022 | 二等奖 |
157 | 朴拙之处的苍茫——品评蔡长平国画 | 管剑 | 论文 | 2022 | 二等奖 |
158 | 在多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艺术的实践研究 | 毕圣男 | 论文 | 2022 | 三等奖 |
159 | 饱游饫看气韵流转——试论工笔重彩风景画中的东方气韵 | 吴钇辰 | 论文 | 2022 | 三等奖 |
160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黑龙江品牌强农设计策略研究 | 黄茜 | 论文 | 2022 | 三等奖 |
161 | 浅析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交互关系 | 孙树娟 | 论文 | 2022 | 三等奖 |
162 | 《我和我的家乡》的叙事美学及价值表达 | 许宏艳 | 论文 | 2022 | 三等奖 |
163 | 《水色相融的灵动之境——论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 方亮 | 论文 | 2022 | 三等奖 |
164 | 古曲改编传承经典——张季让二胡作品分析 | 杨亮 | 论文 | 2022 | 三等奖 |
165 | 基于史料实证的金代女真乐舞文化研究 | 隋东旭 | 论文 | 2022 | 三等奖 |
166 | 浅析辽代墓室壁画的美学价值 | 葛易航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67 | 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 | 尹一鸣 | 专著 | 2023年 | 一等奖 |
168 | 庄子美学思想中的艺术精神 | 赵德鸿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69 | 安东尼奥.洛佩慈.加西亚绘画作品的时空秩序 | 吴一高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0 | 电影中歌剧片段场景的隐喻表达 | 于希水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1 | 哈尔滨城市冰雪文化培育战略研究 | 王闯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2 | 乔纳森·克拉里“注意力技术”思想研究 | 赵乔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3 | 智慧图书馆信息生态平衡机制研究 | 吕莉媛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4 | 数智驱动下的高校图书馆纸电文献资源优化建设探究 | 杨革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5 | 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 | 宋红岩 | 专著 | 2023年 | 一等奖 |
176 | 新媒体技术对于传统舞台的影响 | 宋岩峰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7 | 中韩影视跨文化传播新趋势——从悬疑网剧《谁是凶手》 | 宋珮暄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8 | 新世纪海外电视剧的音乐美学与文化传播 | 岳大为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79 | 《钢琴教师》病态心理悲剧的精神分析 | 张冬梅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0 | 徐渭的艺术思想与青藤画派 | 胡宏鑫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1 | 春城无处不飞花——叶其嘉的绘画艺术 | 姜长军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2 | 《“心”与“境”的结合李晓宇肖像画解析》 | 李颖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3 | 从语言到理念——水彩画创作的观念转向 | 徐海涛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4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书店黑白木刻研究 | 赵聪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5 | 《地域文化视角下黑龙江女性画家的创作特征》 | 杨抑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6 | 水彩艺术的意境美 | 王腾飞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7 | 真诚与朴素的绘画——齐名的中国人物画创作 | 张明君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8 | 简论辽代传世绘画的特征与风格 | 刘国明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89 | 通古颂-东北渔猎形象新塑 | 张鑫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0 | 文化与情感的延伸——读于猛的雕塑作品 | 许放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1 | 油画语言雕塑感的探索与实践--评谢常勇的“梦回”系列 | 苏丹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2 | 王羲之小楷历史地位及审美价值分析 | 郄家伟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3 | 意象化的创作型写生何以实现——论赵云龙的水彩艺术 | 赵梓铭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4 | 20世纪50-60年代东北油画的地域性风格初探 | 张宾雁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5 | 数字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 | 石英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6 | 《以历史图典阐释文化基因——有感于唐建中油画》 | 于莉佳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7 |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北方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探索 | 高天文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8 | 辽代服饰设计-以陈国公主为例 | 李亚洁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199 | 哈尔滨松花江畔景观设计思路的探索 | 赵国威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200 | 线上翻转课堂,传承器乐经典——孙文明11首二胡作品学习心得 | 杨亮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201 | 影视音乐创作技法与作品分析 | 董宸 | 专著 | 2023年 | 一等奖 |
202 | 高校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研究 | 王业雯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203 | 巴扬交响辟多元发展路 丝路音画展绚丽民族情--张千一 巴扬协奏曲《北疆南疆》对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启示 | 徐国奇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204 | 《十七年时期上海电影的音乐民族化探析》 | 郑权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205 |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高师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 刘莹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206 | 《探析鄂伦春族民歌的传承困境与对策》 | 刘静 | 论文 | 2023年 | 一等奖 |
207 | 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华传统美学表现研究 | 李卓 | 专著 | 2023年 | 一等奖 |
208 | 赫拉普钦科马克思主义历史诗学视域下先秦儒家文艺理论发展探述 | 刘原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09 | 论贡布里希的音乐心理学 | 张宏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0 | 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与发展探究 | 孙旸 | 专著 | 2023年 | 二等奖 |
211 | 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 肖凌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2 | 中文人文社科领域撤销论文特征分析 | 马玉妍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3 | 新型举国体制下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制度研究 | 刘慧南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4 | “一带一路”背景下北京冬奥会推动我国冰雪旅游产业 | 常晓铭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5 |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文化内涵研究 | 丁玲玲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6 | 中日韩老年题材纪录电影比较研究 | 曲玮婷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7 | 《女人的碎片》:从潜意识到显意识的 女性独立意识觉醒 | 孟繁婷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8 |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青春电影研究 | 刘伦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19 | 亚洲电影的全球化进程:新世纪印度与韩国电影比较研究 | 马艳秋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20 | 爱国主义题材的华语电影对外传播研究 | 徐龙稷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21 | 融媒变局下民生新闻的实证研究 | 肖潇 | 专著 | 2023年 | 二等奖 |
222 | 浓郁的东方色彩和装饰蕴意 | 魏毅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23 | 符号学视角下的“零标识”品牌建构--拜伦汉堡连锁店的反符号策略分析 | 管剑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24 | 首饰设计原理与灵感表达 | 宋宁 | 专著 | 2023年 | 二等奖 |
225 | 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资源研究 | 孙晓婕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26 | 《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音乐表演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 何艺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27 | “一带一路”推动下的哈尔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 | 刘岩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28 | 中国古诗词歌曲研究焦点述评(2011-2022) | 丁宁 | 论文 | 2023年 | 二等奖 |
229 | 《气·象·道——评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中的范畴体系》 | 初娇娇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30 |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 杨燕 | 研究报告 | 2023年 | 三等奖 |
231 | 东北绘画创作中地域语境因素的探析 | 周明明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32 | 哈尔滨旅游产品设计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于静霞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33 | Brand Awareness via Online Media: An Evidence UsingInstagram Medium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 网络媒体 | 米砚田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34 | 沃格尔马克思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哥特主义研究——以电影《雪莉》为例 | 甄静泊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35 | 《传统书法艺术对当代雕塑范式影响》 | 洪峰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36 | 《标志设计》 | 孙铭 | 教材 | 2023年 | 三等奖 |
237 | 留痕·赋新——鄂伦春族服饰现代性体系设计探索 | 高杰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38 | 寒带地区可持续视角下满族民居的保护与传承 | 杨丽娜 | 研究报告 | 2023年 | 三等奖 |
239 | 京腔京韵咏叹《粉墨春秋》 | 付翠屏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40 | 新常态下艺术硕士(音乐)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 石丹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41 | 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俄侨声乐发展研究 | 崔佳月 | 专著 | 2023年 | 三等奖 |
245 | 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齐尔品音乐会练习曲《敬献中华》作曲技法探究 | 王晔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46 | 国学古韵沃华夏润物无声育童稚——谈谷建芬的《新学堂歌》创作 | 吴鹏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47 | 中国民族器乐在高校美育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 顾昂扬 | 论文 | 2023年 | 三等奖 |
248 | 《东北渔猎民族服饰艺术研究》 | 王泽行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49 | 多丽丝·莱辛小说的身份书写策略 | 夏 野 | 专著 | 2024年 | 一等奖 |
250 | 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表现中的应用 | 宋岩峰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51 | 策姆林斯基艺术歌曲Op.10的调性扩张技法 | 王 晔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52 | 东北地域的审美表达与民族精神的笔墨构建—宋雨桂山水画刍议 | 王小娟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53 | 钢琴曲集《故乡的歌》中复调性作品研究 | 郑轶超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54 | 《根植沃土、以艺载道—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 | 闫智开 | 专著 | 2024年 | 一等奖 |
255 | 民俗.游侠.生态:西部电影的神话嬗变 | 宋红岩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56 | 《中国当代水彩画的风格类型研究(2009-2019)》 | 李玉玲 | 专著 | 2024年 | 一等奖 |
257 | 《狼行者》的生态主义叙事与美学呈现 | 王楚然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58 | 倪瓒与方外人士交往考 | 张文东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59 | 《意写自然》 | 平平凡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60 | 《丹青师古 唐装新裁》 | 卢禹君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61 | 《庄子》“适”的审美范畴论 | 赵德鸿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62 | 诺贝尔文学获奖者的文本解读 | 张冬梅 | 专著 | 2024年 | 一等奖 |
263 | 物象之原 流变之新——品读姚瑞江的水墨山水画 | 黄 茜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64 | 灾难电影强化政治认同的叙事策略构建 | 刘春玲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65 | 作为文化记忆的水墨空间——王宏的“‘城市记忆’”系列绘画论析 | 郝树国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66 | 报刊舆论与哈尔滨近代戏曲剧场研究(1908—1945) | 陈艳秋 | 专著 | 2024年 | 一等奖 |
267 | 少数民族短视频的影像传播与文化破壁 | 宋珮暄 | 论文 | 2024年 | 一等奖 |
268 | 人民日报文章《“冰”雕细琢 流光溢彩》 | 张 鑫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69 | 符号与隐喻:《流浪地球2》电影音乐的叙事策略 | 刘 莹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70 | 戏剧与影视艺术教学研究 | 米砚田 | 专著 | 2024年 | 二等奖 |
271 | 《跨界与融合—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之我见》 | 李 响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72 | 纪录片理论与创作研究 | 曲玮婷 | 专著 | 2024年 | 二等奖 |
273 | 乡村旅游养老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 杨丽娜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74 | 《中国民族乐器尺八的文化传播探究》 | 孙 旸 | 专著 | 2024年 | 二等奖 |
275 | 媒介、文本和受众:电影知觉理论建构的进路探析 | 赵 乔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76 |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 李亚洁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77 | 雕刻生活之美--我的冰雪雕塑创作观 | 刘国明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78 | 论艺术对文化发展的特殊作用 | 于 茀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79 | “以文传书,书蕴史心”——祁小春教授的书学理论与书法实践 | 郄家伟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80 | 《赵建军绘画中的隐喻性与实践性》 | 于莉佳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81 | 黑龙江数字艺术的网络传播研究 | 张建淳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82 | 地方性视域下的黑龙江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 | 王 珊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83 | 艺术创作在黑龙江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中的运用 | 黄 威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84 | 《女性视角下精神世界的延展——以宫建华工笔重彩艺术作品为例》 | 吴钇辰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85 | 南宋女性服饰造型的世俗化出新 | 高 杰 | 论文 | 2024年 | 二等奖 |
286 | 中国传统图案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再现研究 | 孙 波 | 专著 | 2024年 | 二等奖 |
287 |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学术性书画家——姚瑞江 | 姚瑞江 | 专著 | 2024年 | 二等奖 |
288 | 贡布里希对漫画生成机制的心理学原因探究 | 张 宏 | 论文 | 2024年 | 三等奖 |
289 | 《论唐代审美意象时空建构的“逍遥游”思维》 | 初娇娇 | 论文 | 2024年 | 三等奖 |
290 | 法国艺术歌曲集 | 李 娜 | 专著 | 2024年 | 三等奖 |
291 | 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词调音乐的演唱技巧与艺术分析 | 丁 宁 | 论文 | 2024年 | 三等奖 |
292 | 当代人文精神的“音声化”——以齐越朗诵艺术节为例 | 赵晶磊 | 论文 | 2024年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