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黑龙江日报》理论专刊在显著位置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张少杰《以“三型校园”建设为载体,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理论文章。文章阐发了建设“三型校园”的重要意义,指出,“三型校园”建设是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阐述了我校“三型校园”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出,弘扬艰苦奋斗、倡导勤俭节约,坚持以人为本、突显人文关爱,凝炼大学精神、建设文化校园是扎实推进“三型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阐释了我校独具特色的行知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出,经过长期的蕴积涵育,我校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敦品励学,弘毅致远”校训为引领,以“爱国敬业,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为追求境界,以“真情、真诚、真知、真为”为主要内容的行知精神,成为哈师大文化的核心。张少杰书记的文章为我校以“三型校园”建设为载体,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和强校建设指明了方向。
文章全文如下:
以“三型校园”建设为载体推进高校科学发展
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张少杰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展后,已经进入了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时期。站在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遵循“开展什么教育”和“怎样教育”的根本要求,积极探索“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的发展路径。建设“节约型校园、关爱型校园、文化型校园”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具体表现和现实选择,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载体。
一、“三型校园”建设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三型校园”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 “三型校园” 建设是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灵魂。高校构建“三型校园”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全面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建设“三型校园”与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 “三型校园” 建设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
建成高水平大学,顺利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依托。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首要而基本的问题。人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谐校园建设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成,影响着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养成,影响着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关爱型校园、文化型校园”就是要使高校成为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田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三型校园”与科学发展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
(三) “三型校园” 建设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校园和谐稳定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持稳定,构建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三型校园”,就是要培养师生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关爱自然的现代意识,夯实高校科学发展的价值基础;就是要培养师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凝聚高校科学发展的情感力量;就是要提升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品味,塑造高校科学发展的精神品格。建设“三型校园”与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扎实推进“三型校园”建设
扎实推进“三型校园” 建设,全力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科学发展,不仅要更新观念,还要深入探索实践。
(一)弘扬艰苦奋斗,倡导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1.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要在全社会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他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美德、确保民族凝聚力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哈师大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把握时代特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养成教育,突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格。
2.大力实施节约型大学建设工程。建设节约型大学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重要保障和现实选择。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高校发展要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哈师大高度重视节约型大学建设,大力营造人人爱节约,处处讲节约,时时有节约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科学整合资源;强化监督管理,全力提高管理效能;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节约型大学建设成效显著。
(二)坚持以人为本,突显人文关爱
“非仁者不能为师”。关爱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失的人文精神,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情感基础。
1.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关爱师生,切实解决师生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教学环境。哈师大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广泛倾听师生的呼声,不断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学生资助体系,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加强心理导航,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完善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率,让校园成为学生终生眷恋之地。
2.关爱以奉献为本,让学生自觉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关爱不是单向度的给予,而是让学生在接受关爱的过程中感受爱的伟大,体验爱的无私,懂得“爱己先爱人”的道理,内化为爱的自觉意识,外化为爱的自觉行动。哈师大坚持以学生关爱品质的形成为目标,以爱祖国、爱社会、爱学校、爱他人、爱自己为内容,开展爱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创造活动,引导大学生把“关爱”转化成“奉献”。
(三)凝炼大学精神,建设文化校园
先进的大学文化具有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等育人功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1.凝炼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高校要以培育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为重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为推进高校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经过长期的蕴积涵育,哈师大已经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敦品励学,弘毅致远”校训为引领,以“爱国敬业,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为追求境界,以“真情、真诚、真知、真为”为主要内容的行知精神,成为哈师大文化的核心。
2.建设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大学文化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高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以文化人,化知为智,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哈师大坚持以彰显学校特色、体现行知精神、富有教育内涵、赋予文化意蕴为指向,营造浓厚的行知文化育人环境;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行知文化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创新文化活动模式,建设大学文化精品殿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建设黑龙江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