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云顶yd2322com -> 新闻动态 -> 教学科研 -> 正文

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到我校做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3-08-25

(白琰/文)为拓宽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生物学研究生的学术思维和素养,浓厚学术研究氛围,8月21日上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全体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黑龙江省研究生暑期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行知讲坛。受生物学学科带头人郭长虹教授的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做了题为“生物技术育种与粮食安全”的学术报告。除本校师生外,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也收听了此次报告。

刘耀光院士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和水稻重要育性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理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学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刘耀光院士先后在《Nature Genetics》《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Cell Re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等刊物发表论著130余篇,论文被引用15000余次。2019年,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此外,刘耀光院士也开发建立了用于检测基因插入位点的Tail PCR技术;用于大片段基因克隆和遗传转化的TAC文库技术;用于植物基因编辑的CRISPR-Cas9载体系统;高效的植物多重基因编辑载体系统;高效的多基因叠加系统TransGene Stacking II (TGS II)等,这些技术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和作物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用工具与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次学术交流,刘耀光院士为师生作了题为“生物技术育种与粮食安全”的学术报告,内容包括:粮食安全与发展生物育种的重大意义;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及相关管理法规;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及展望。在报告中刘院士还分享了团队在利用多基因叠加系统TransGene Stacking II (TGS II)育种生产的“虾青素大米”,高效的植物多重基因编辑载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广亲和系水稻,从而克服籼粳稻杂种不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此次报告信息量大,学术性强,对相关方向师生的研究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交流互动环节,刘院士对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和专业指导。与会师生表示,通过此次报告感受到了刘耀光院士潜心科研的大师风采,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