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工作再传捷报,我校在2024年度黑龙江省志愿服务领域评审中斩获三项荣誉,学校深化志愿服务育人体系建设再添硕果。
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2月17日,由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全省举办的第三届黑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经过申报推荐、资格审查、评委终评等环节,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匠心传韵”志愿服务项目斩获大赛铜奖!

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
3月5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发布关于命名第十一批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的决定,我校美术学院爱盟社凭借卓越的社会服务贡献和深入践行雷锋精神,荣获“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称号,是我省高校唯一入选的团队!

优秀志愿服务贡献单位
3月5日,省委社会工作部正式公布2024年度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入选名单,哈尔滨师范大学被推选为“优秀志愿服务贡献单位”。

近年来,学校以“大思政”格局为引领,将志愿服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影响覆盖稳步扩大、价值内涵持续深化、育人实效不断凸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和个人。


教育科学学院“匠心传韵”志愿服务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聚焦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校园及乡村,以“1+N”活动模式和“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为核心枢纽,构建非遗研习、文创开发、人才培育三大动能引擎,打造“浸润式”美育课堂与“一站式”帮扶平台,助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美术学院爱盟社始创于1998年5月,是由校团委和学院党委指导下组建的一个青年志愿者团体,从成立至今共已注册社员3267人。先后成立“我为英雄绘彩虹”“知绘乡村”“艺术校园行——美育浸润”三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礼赞英雄”“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等公益活动。多年来保护红色资源累计为英烈描绘烈士碑文11万余字,覆盖7个省11市17家烈士陵园。绘制《炮兵之父-朱瑞将军》原创水彩绘本讲好英烈故事,送书3300余册到14所中小学。以党建、文明、农耕、非遗、家风、龙江特色为主题累计彩绘面积80140平方米,在省内外完成17个彩绘文旅村的绘制;设计墙绘方案207套;为五常、绥化、方正等地区设计农产品包装127件;先后34次深入乡村开展美育课堂;为1260户村民赠送了自己手绘的年画、亲手书写了福字、春联送到乡村。事迹被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新华社、半月谈、中国网、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46家主流媒体报道。爱盟社获批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百个优秀志愿者团体、黑龙江省首届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奖、黑龙江省道德模范集体等25次省级以上表彰。

2024年,我校在籍学生注册志愿者人数35190人,在校志愿者注册率达100%,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41场,服务时长73813小时,累计招募校内志愿者45517人次。学校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保障,多管齐下激发青年志愿服务强劲动能。印发《哈尔滨师范大学第二课堂课程化改革工作方案》,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类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评定标准,明确学时认定细则,持续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组织培训、激励保障以及跟踪培养等工作制度,持续构建组织健全、队伍精干、项目丰富、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文化浓厚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学校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多措并举促进青年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组建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月、“金晖行动”敬老爱老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志愿宣讲团、社会实践团队建设,“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等15支团队入选2024年团中央专项志愿宣讲团。学校延伸志愿服务育人链条,多方联动推进青年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结合社会热点需求,主动对接全省、全国社会建设重点任务,引领学生参与不同内容、类型和领域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冰雪大世界”“2024太阳岛企业家年会”“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黑龙江赛区”等各类省级、国家级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亚冬会中,学校组织851名志愿者参与6个竞赛场馆25个点位21种类别的服务保障工作,在省属高校中派出人员最多、服务领域最广,为亚冬会提供坚实保障,书写了以志愿服务推进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融合发展的新范例。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深化“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强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完善激励机制、打造特色项目矩阵、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等创新举措,形成校地协同、师生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志愿服务新生态,让志愿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能。
(刘国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