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2322com

云顶yd2322com
当前位置: 云顶yd2322com -> 师大要闻 -> 正文

劳动点亮奋斗底色,致敬哈师大人!

发布日期:2024-05-05

(刘恩权/文)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从“全国劳动模范”王惠生,到“全国优秀教师”宋立志,再到“感动中国人物”秦艳友、“全国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全国道德模范刘羲檬……一代又一代哈师大人团结奋进、诚实劳动,用“心”用“力”、拼搏奋斗,书写了“教育强国,哈师大何为;龙江振兴,哈师大何在”的时代答卷,奏响了全力推进“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奋斗之歌。

           
           
           

“匠心”守“初心”,“奋力”点燃黑土红烛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不变的追求。在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黑土地上,哈师大一线教学科研人员用育人奉献的匠心守望初心,用扎实勤勉的劳动收获幸福。

“以画笔为媒,以色彩为语,在艺术的世界中追寻真我、表达情感。”这是美术学院院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孟宪德教授的教育教学与艺术创作理念。在他的课堂上,传递着对美的追求、对真的探索和对善的传扬。他用艺术点亮智慧之光,引领学生在美的探索中不断成长。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正是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李林教授最真实的写照。他长期扎根于电磁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埋头苦干、勤勉不懈,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带领物理学科教师,推动以物理学科作为支撑的材料科学学科和工程学科分别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且排名稳步提升。

“真心”塑“赤心”,“倾力”培育时代新人

            
                                             
         

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和学工战线努力奋斗下,学校铸就了一支作风硬朗、乐于奉献的辅导员队伍,这支队伍为推进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坚守着育人最后一公里。

2021年“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刘国权为破解学讲理论“欠底气”、真情互动“少方法”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温度育人法”和网络育人“六向”法。他坚持以“小故事”讲“大道理”,通过原创歌曲、微电影,让思政工作有创新、有方法、有温度、有感情。

2022年“龙江最美高校辅导员”范晓丹所主持的“益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是全国首批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之一。该工作室着力打造12345工作发展模式,动员1558名学生,涵盖15个专业,为1245名贫困学生提供公益性心理帮扶和学业指导,至今已累积授课近27000学时,其公益影响力辐射全省11市26所中小学。

“教书育人,不仅要教好有字的书,更要讲好无字的书。”2023年“龙江最美高校辅导员”刘恩权组建195支团队,组织1966名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奖173项、省奖358项,并创立本硕博党团员实践团,用15年、30个寒暑假,带领3600名学生、177支团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

“热心”送“暖心” ,“竭力”播撒微光星火

           
                                                                                                                                             
           

以劳育德,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劳动实践育人体系,积极推动劳动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自2022年起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劳动教育与职业发展》公共必修课程,三年来累计为22743名学生授课2896学时。

在“以劳育德”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新时代的好青年。他们有热忱、肯吃苦、敢担当、勇奉献,展现了向上向善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我校劳动实践育人的显著成效。

“我想做我老师那样的老师,把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刘羲檬同学的故事尤为令人感动。她是我校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曾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本科入学前,她带着重病无法自理的妈妈上大学,2022年她又带着妈妈到黑龙江省鸡东县第二中学去支教。“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刘羲檬用感人至深的行动以“心”暖“心”,激励了更多哈师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

“天虽冷,心却热,一声声真情提示,让来自远方的客人们感受到来自冰城的温暖。”2023年的冰雪节,学校10名青年教师和230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开幕式提供场馆引导、语言翻译、礼仪接待等志愿服务工作,用辛勤劳动为“尔滨”助力添彩,也为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全面“热身”。

微芒成炬,志愿暖心,一抹师大志愿红,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学校在籍学生中,已注册志愿者人数36772人,年度累计招募校内志愿者15000余人次,年度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千余场。在祖国大地上,哈师大青年志愿者用脚步丈量温情,用行动温暖人心,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涵养主流价值,凝聚文明向善力量。

“细心”保“舒心”,“全力”守候点滴美好        
                                                                                                       

“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安全进出,他们的笑脸就是我每天最大的满足。”

“争取每一餐饭都能让孩子们吃到家里的味道,这是心愿,也是一份责任。”

“维修好水龙头后,学生们给我竖起大拇指,我感到非常幸福。”

“每天看到孩子们平安回到宿舍,我就特别开心。”

“守的是书,守的是人,守的是知识,守的也是文化。”

“能够获得看到师生们的信任,看到他们治愈的笑容,是对我校医工作的最好褒奖。”

这是学校后勤人员的真实声音,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师生的日常生活,用自己的坚守守候着校园的点滴美好。

每一条畅通的道路都是保卫和维修人员共同守护的成果;每一份可口的饭菜都源自食堂厨师们的巧手和用心;每一排整齐的图书都归功于图书管理员的精心管理;每一寸干净的土地都得益于清洁工人的不懈努力;每一次师生康复后的笑容都是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专业护理的见证……这些可爱、可敬的后勤人员是师生缺不了、少不得、离不开的群体,他们用辛勤汗水擦亮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底色。

在育人讲台、在科研一线、在管理服务岗位、在后勤保障现场……每一个哈师大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五一开序,在这个属于劳动人民的节日里,向每一位凡而不凡的哈师大建设者与守护者,致敬!